動機
這篇是結合採訪、寫作、survey的總結文 採訪與survey很像但不同是面對的是人,所以另外用quote的方式附上採訪的重點
怎麼產生問題?
- 替換一部份,看會發生什麼結果
- 為什麼是這個結果
- 明明是同一類型,感受卻不同
- 什麼感受
- 有稀有的物件嗎?
- 有極化的數據嗎?
採訪(研究一個人)的話
不要問初階的蠢問題,也不要問普遍能套在每一個人身上的泛泛之論,這代表你一點功課都沒做,先做功課,才能問出進階的問題,問到對方心坎裡
那個畫面其實非常短暫,一閃而逝,多年前我第一次看以天安門六四學運為背景的《頤和園》,並沒有看到這個鏡頭。那次採訪婁燁前,我把他的電影全部找出來重看一遍。只能說天道酬勤,這個可能連一秒都不到的畫面,先決條件一,或許要看兩三遍後不被劇情牽著走,才能發覺這個微小的細節,條件二,要能看得懂他的「用典」,知道是楚浮的電影。
人物訪問我通常會做受訪者個人年表(出生、畢業、結婚等),佐以歷史年表,例如二二八、美麗島、解嚴、文革、六四……他當時幾歲(也兼及他的父、母親,祖父、母幾歲),他肯談當然好,如果沒有,為什麼這段歷史記憶在他的生命史留白。
我會特別留意一個人的青年時代,那個時期將觸角開始伸往世界,容易帶著理想主義,如果他持續下來了,為什麼?如果他改變了,又為了什麼?事先做功課,如果知道年輕時代影響他的書籍和電影,在時間許可下,我會盡可能都找來看。
要讓人物立體有層次感,當然不能只聽他說,大量的側訪,就是在光中尋影。 以前在《壹週刊》人物組,要求記者一個人物必須要有5個以上的側訪,採訪他的家人朋友同事等等。
儘管只是襯托紅花的綠葉,都會以面對面訪問為優先,電訪其次。見面三分情,為了一個側訪,我曾專程搭高鐵去台中,如果只透過電話,對方會想要很快將你打發,見了面,記者有說有笑表情十足,就是一個活生生可託付「秘密」的人。
第一次側訪的內容,完全不能用。第二次側訪,將她的人際關係往外擴一圈,找的不是最親近的摯友,只是蘇建和案曾合作的法律界一般友人,才終於問到可用的細節。
側訪的最高等級,是找到他的敵人。敵人不一定是字面意義上的敵人,而是處於亦敵亦友的灰色地帶,或者就是所謂的瑜亮情結。
收集資料的方向
- 要研究的、類似的領域
- 各家說法
- 關鍵字
- 要素、性質
- 各家說法
- 只有擦到邊的、背景的領域
採訪(研究一個人)的話
採訪之前先給訪綱,我通常會列10個問題(不多也不少),列訪綱就是一種功力,什麼問題在先,什麼問題在後,輕重緩急需有層次。
訪綱主要的用意是寫給受訪者看,在露出的冰山之下,還有隱藏版的秘密問題,是不得不問,但直接列在訪綱裡會讓對方產生戒心,需暖場之後才圖窮匕見,夾藏在其他問題裡不經意問出來。
如果迷了路,不要慌張。每個受訪者都是一本大書,打開他,一定有可觀之處。一個人閱讀的軌跡,往往可以卻顧所來徑。如果可以選擇,我最想去受訪者的書房,看他們有什麼書,所有的蛛絲馬跡都在書架上,藏也藏不住。
有些時候,重點不是受訪者回答了什麼,而是他的肢體動作、舉手投足、服飾衣著、說話語速的輕重快慢,甚至是呼吸喘氣的頻率,都很有戲。
我對刺點的理解是畫面中的不協調、矛盾與衝突。遭遇一個人,來到一個陌生的場域,通常我印象最深刻的,是破壞和諧、格格不入的一個小細節,擾動後形成張力。
除了眼鏡,還有鞋子。初次見到一個人,我最喜歡觀察他穿什麼鞋子,鞋子是一個人身上最容易被忽略,但卻是最接地氣的配件
離開現場,觀察並不是就此結束了,儘管只是事後整理錄音檔,都最好不要請別人代勞。首要當然是整理出逐字稿,而魔鬼往往藏在細節裡,藏在一個顫音,一次結巴,或一串暢快的笑聲中。
整理 & 收集 的loop
- 中間會遇到關鍵字,一開始會不清楚,但隨著資料找得越多,會抓到關鍵字之間的關係,或是說這個domain想表達的東西、結構
- 有的時候不知道這關鍵字是什麼或是關鍵字之間的關係?
- 這通常出現在遇到不熟的domain時經驗不夠多,不知道keyword
- 用其他類似domain的詞硬湊
- 把domain的基本知識補完
- 這通常出現在遇到不熟的domain時經驗不夠多,不知道keyword
- 留意資料的品質
- 敘事、評論要留意
- 問的問題對不對
- 使用的客觀事實對不對
- 推導過程對不對
- 結論有沒有與立論相關
- 很常看到的是偷渡概念
- 也就是同一名詞但代表的概念不同,讓後面的論述可以變成自己喜歡的結論
- 其他的可以找紀錄常見謬誤的書
- 很常看到的是偷渡概念
- 技術類要看
- 概念、結構
- 很多時候資料就是一堆keyword砸在一起
- 發行時間
- 能不能重現
- 以及前面的四點
- 概念、結構
- 文中的哪邊能參考,而哪邊需要再思考一下、不該全盤接收,可以挑自己需要的
- 問題 (概念、結構)
- 客觀事實
- 推導過程
- 結論
- 參考、工具類要看
- 有沒有你要的關鍵字
- 看完資料後可以知道
- 瞭解文章的分類(是工具類的文章?純現況介紹?有無作者主觀推論?)
- 能列出文章的大綱和脈絡
- 瞭解作者嘗試想要解答的問題,說出作者撰寫本文的主旨
- 能說出文章中「關鍵字」的定義或作者的詮釋
- 說出作者解決了哪些問題、還有哪些問題還沒解決
- 等資料整理的差不多,就可以寫了
- 定義關鍵字
- 用已知比較未知
- 用具體比喻抽象
- 動機 & 原本想問的問題與收集資料時想到的問題
- 點出與讀者的相關性
- 連結讀者的生活經驗
- 破題解答很多人都困惑的問題
- 打臉讀者 (製造衝突)
- 你以為是A,其實是B
- 各方立場
- 結論
認識新領域最重要的領域的思考模型,而思考模型會由每個領域的keyword來實體化,但是有人不是完全懂或是寫的太詳細,導致阻礙理解
這個時候只能多看,讓腦幫你整理,如果一個字總是遇到,像每一篇資料都有,就應該直接去找他的定義
所以survey就是在收集資料、提問、整理之間一直loop,會有結束的一天嗎?? 所以最初提問題就要界定範圍!
Ref
調查報導工作坊分享:人物採訪的五項心法 如何快速從「 陌生領域」整理出一套心得? 如何寫出一篇好懂的文章以利溝通?六大技巧分享 用一張圖學會專業知識寫作心法:怎樣得到學測國語文寫作測驗那 21 分?